中国政府网 |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|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|

砥砺奋进忆峥嵘 听“老政法人”讲奋斗的故事

湖南省监狱管理局 发布时间:2021-09-18 09:24 【字体:

马文光作为“老政法人”代表在局机关作宣讲

认识老马,是在局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“老政法人”讲优良传统报告会上。说是认识,只是见了一面而已。他在台上讲,我在台下听,自然就是认识了。虽然只是一面之缘,却让我深切地感受到,眼前台上这个老头,矍铄的精神、洪亮的声音、清晰的思维,诙谐的语言,全然看不出有78岁的年纪。也能深切地体会到,退休近20年的他,生命旺盛,身体健康,生活快乐。生逢盛世,正如他所说“我想再活五百年不可能,争取再活个二十年,应该问题不大吧”。

老马全名马文光,退休之前担任津市监狱机关党总支书记。他以“忆往昔峥嵘岁月,看今朝砥砺奋进”为题,给局机关全体警察职工生动讲述了津市监狱的发展史和“涔澹人”的奋斗史。他一开口就提出了五个问题:津市监狱建场属于什么建制?第一座监房是由什么搭建而成的?津市监狱溃垸有过几次?津市监狱在抗洪抢险中是否有牺牲的烈士?津市监狱获得过的最高集体荣誉是什么?一下把大家的思绪拉到了他娓娓道来的故事中。

创业艰难

津市监狱原名涔澹农场,1955年组建时,仅为股级建制。”“第一座监舍是由芦苇、稻草、楠竹再糊上稀泥搭建而成的。”老马深情回忆。

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津市监狱

1955年,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》颁布实施后的第一年。一批部队转业人员响应党中央“罪犯是可以改造的”号召,来到一片由涔水和澹水环绕冲击而成的沼泽之地,开启了教育改造罪犯的艰辛历程。当年这片沼泽之地由13个小垸组成,放眼望去,杂草丛生,沼泽连天,芦苇萧瑟,满目疮痍。创业者们放下枪杆,拿起镰刀、锄头、铁锹,卷起裤腿,肩扛手提背拉,硬是在这荒芜的土地上,开垦出了一块块平整的土地,搭建起了一间间遮风挡雨的茅草房。

“房屋建设经过了最初的茅草房到59年的基建房,到63年的草木结构临时住房,到70年代的砖瓦房,到80年的砖混房,到如今的钢筋水泥建筑,实现了历史性跨越。”马文光说这话时的眼神,仿佛穿越到了几十年前的岁月。

一部房屋变迁史,映照了一部津市监狱创业史。建狱之初,为了建设自己的家园,警察们带领罪犯围田而耕,向水而生。当时人们生活中最大也是最苦的两件事,一是“双抢”(抢收早稻,抢播晚稻),二是“冬修”(冬天枯水季节抢修涔水澹水防洪大堤)。尤其是每年的“冬修”,北风呼啸,天寒地冻,大家卧堤而宿,晨起而作,吃住在堤上,苦,可想而知。“干部有累倒的,罪犯有挑哭的。大堤是年年挑,年年修,才确保了此后至今30多年的岁月静好。”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”,诚然也。

为有牺牲

2020年夏,津市监狱干警职工奋力抵御洪灾

几十年来,津市监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水患。从建场之初到1983年最后一次溃垸,共经历了57年、60年、63年、64年、80年、83年六次溃垸、七次疏散转移。特别是63年、64年“两年两溃”,干警职工群众苦不堪言。屡建屡毁,屡毁屡建,涔澹人不向命运屈服、不向困难低头,“敢日月换新天”的豪情壮志和奋斗精神,在每一次与洪水的搏斗中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1980年,湘北遭遇特大洪水。为了保全澧水流域国家财产、为了确保周边群众生命安全,津市监狱响应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,破堤蓄洪。涔澹人舍小家为大家,又一次转移迁徙,以大无畏的豪迈气概,保护了澧水周边百姓的绝对安全。1981年,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来到津市监狱,亲切慰问干警职工群众,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奉献者的荣光。

涔澹人用信仰和生命,捍卫着他们深深眷恋的故土家园。1963年,津市监狱溃垸,洪水直冲垸内土地、房屋。本已转移到安全地带的合同铺中队党支部书记熊梦文和他的妻子,在清点中队转移财产时,发现还有重要资料遗漏在洪水肆虐的办公室。熊梦文来不及多想,二话不说再次折返到中队,不幸被突如其来的洪峰无情吞噬,光荣殉职。熊梦文同志牺牲时,他的爱人年仅30岁,一双儿女嗷嗷待哺。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,这是怎样催人泪下的一幕!那一刻,风声和洪峰齐吼,众生与天地同悲。

涔澹人连年同洪水斗争,此后又遭遇了90年、98年的特大洪水。一茬又一茬的涔澹人用不怕牺牲、排除万难、争取胜利的意志和品格,真实生动的谱写了伟大的抗洪精神。1991年,津市监狱荣记抗洪救灾集体一等功。这是对全体涔澹人无畏风暴、敢于牺牲精神的褒扬。

群星璀璨

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,人民是真正的英雄。在涔澹农场这片战天斗地的热土上,也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。他们正如天上北辰,令人拱仰。

包德全

包德全,津市监狱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字,是一个平凡又伟大的人物。说他平凡,是因为他当时担任的是单位门卫值班的工作;说他伟大,是因为当时只是一名门卫值班警察的他,对在押的700多名罪犯能分清谁是哪个中队、哪个小组;对半数以上的罪犯,能清楚掌握其改造情况,对60%以上的罪犯能做到听其言、知其人;对110名改造对象“四知道”情况门清,比一名管教干警毫不逊色。“你说神奇不神奇、你说佩服不佩服!”老马望着台下,一脸严肃。成绩的取得,来自如投入和付出。作为一名门卫,1980年出席全国公安战线先进表彰大会,荣记二等功;1982年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。这在津市监狱乃至全省监狱工作史上,也是绝无仅有的。

彭振东

“第二个让我真心佩服的是司法部廉政模范彭振东。”老马在报告会上深情表述。上世纪80年代,彭振东担任津市监狱医院的药品和器械采购工作。每次出差,他住的是最便宜的酒店,乘的是最便宜的交通工具,有时甚至步行十几里,想方设法为单位节约每一分钱。每一次出差返回,他不是回家休息,而是先来到单位,把收到的红包、回扣上交财务。在任两年时间,他累计上交回扣、红包三万余元。对于当时工资每月仅一百来元的他来说,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?

文年瑞

“在未来的岁月里,我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病人解除病痛中去,努力实践一名共产党人无悔的追求,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。”原津市监狱医院院长文年瑞在自传中这样写道。

文年瑞是一名医生,业德双馨。零陵卫校毕业的他,践学不止;身为医者的他,仁心不辍。在从一名医生成长为医院院长的道路上,他为人们树立了业德双修的榜样:在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的《高血压治疗的最新概念》、《支气管哮喘病机理及资料进展》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;他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所在的地域特点,独创的流行性出血热、慢性肾病、肺结核等疑难杂症的治疗体系,治愈挽救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。一时间,澧水流域甚至周边省份的患者不远千里慕名前来就诊,小小的津市监狱医院盛况空前,红极一时。文年瑞1983年荣记一等功;1985年被司法部授予二级英模。

一年又一年,无数涔澹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,努力建设涔澹、奉献涔澹。继往开来的涔澹人走过了艰苦卓绝的创业路,迈过了坎坷起伏的探索路,越过了甘于奉献的改革路,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,迎来了新时代砥砺奋进的发展路。

“工作三层境界,先知道,再投入,最后是把工作当成一份快乐的事业。”马文光总结道。是啊,王国维“人生三个境界”不早就说过吗?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断天涯路,此第一境也;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,此第二境也;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,此第三境也。”那第三境,不就是涔澹上空璀璨的群星吗?

(作者:曾介夫)

砥砺奋进忆峥嵘 听“老政法人”讲奋斗的故事

206268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