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狱警察的工作没有多少轰轰烈烈,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。正是这些无悔的付出,筑起了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的铜墙铁壁,也汇集成了那些年,他们的从警故事。
呼啸的寒风
李德富,从警30年。
其实最初与警察职业结缘是因为偶然。我在大学的专业是工业与民用建筑,当时的龙溪监狱正好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员,因此被分配到龙溪监狱工作。
记得1991年冬,监狱在三合院山上修一座28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,平时白天有3位同志带班,工地看押条件差,防逃任务重。特别是施工到水池内壁粉水泥砂浆时,经常需要加班到深夜或第二天凌晨。当时我年轻,就自告奋勇承担凌晨带押任务。执勤时,山上寒风呼啸声夹杂了偶尔传来的一两声不知名野兽的叫声,让我心里有点慌,只有靠着时不时的对罪犯进行点名来壮胆。
现在回想起来,虽然当时工作条件艰苦,但是工作热情没有丝毫影响,第二天我还照常上班。30年一路走来,我觉得无论做什么工作,一生中特别是年轻时都要有一点值得回忆的经历,这样才能在人生旅途中留有历史的回味。
升旗手
徐传福,从警11年。
2018年,我刚从一监区借调至政治处工作,接到组织升旗仪式的任务时,有点“懵”,因为从没有当过组织者,也没有策划经历,更没有当过升旗手。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,第一时间上网查阅视频资料,联系拍摄公司,制定升旗方案。最终方案定稿后,我才悄悄地松了一口气。
升旗仪式当天,我早早地来到办公楼前坪调式音响,仔细观察前一天的布置有无漏洞,趁着还有时间再多练习几次正步、齐步的互换。等观礼人员全部集合完毕,司仪下达出旗口令,出旗音乐响起,我们7名出旗队员在众人的瞩目下,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。走到既定位置后,一切准备就绪,国歌响起,等五星红旗升起到最高点,我一直紧张而激动的心情终于悄悄平静下来,默默为自己点赞,因为,年轻的我又完成了一项光荣的任务!
最初的老师
佘广湘,从警23年。
“你做到了吗?”从警23年我常常这样问自己。
我是一名监狱子弟,父亲是一名军转干部,他离开我们兄妹已经15个年头,是我最初的老师。
从小到大,父亲对我们管教甚严,家里基本上是军事化管理,好在男女有别,那些家法都是哥哥们受了。据妈妈说,我出生时父亲所在的邵东监狱发生重大事故,父亲连续好多天都在工作,没回家抱过我,也未在身边照顾,一直心存愧疚。后来,父亲调动到了赤山监狱。每天清早他就出门了,晚上不论有多晚,家里座机一响,一有情况他就往监内跑。任务重的时候,为确保监管安全,他就守在单位。有一次,遇到大雨,他带头采取措施保护不能淋雨的生产资料,自己被淋成“落汤鸡”。父亲浑身湿透开门回家的样子,我现在还记得。
一心扑在工作上,这就是父亲留给我最多的印象,也是我从父亲那学来最重要的精神财富。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,为此,我将矢志奋斗!
一个苹果
苏菲,从警15年。
记得第一次走进罪犯劳动改造现场,分监区长一声令下:“起立!”突然,全体罪犯停下手中的事,齐声喊“警官好”。震撼,这是06年刚入警与罪犯接触的第一印象。
上岗执勤后的一个晚上,我正在巡查,发现一名白天刚刚得知母亲病故消息的罪犯正捂着脸抽泣。白天警察心理咨询师已经跟这个罪犯谈过话,他当时也没有特别的表现,现在看来,他的情绪依然有些不稳定。我心想,还是要安慰他、鼓励他,稳定他的情绪。于是,我坐到了他的面前,以朋友交心的形式跟他聊了起来,听他倾诉,帮他解开心结。了解到白天因为过于伤心,他一直没有吃饭,我还拿来方便面泡给他吃。就这样一直等到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,我才结束谈话。
之后的一段时间,我一直关注这名罪犯,在监区开展亲情帮教的时候,我也帮着联系他的亲属。有一天,我巡查经过他的身边,他打了个报告,然后拿出一个苹果递给了我,说:“苏警官,这是我完成任务的奖励,送给你吃。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!”那一刻,我是真的为我能身着这一身藏青蓝而感到骄傲。
(娄底监狱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