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曲(右一)和同事正在巡查
我叫岳曲,是德山监狱特警队的一员,这是我的故事。
独当一面的成就感
“特警队!特警队!”
清晨,一阵急促的呼叫把我从睡梦中惊醒。幸好我们特警队员为了多睡一会儿,往往是穿戴整齐睡觉,才不至于手忙脚乱。
我是一名“菜鸟”。虽然曾和师傅彻夜长谈,对日常工作、罪犯心理、应急处突等都有了一定了解,自认为已经做足了功课,可真正进入监管区后,我才发现实际情况与想象中差距巨大。一切都印证了特警队长龚平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:“监管区里面有些事情你想象不到,需要自己亲身体会。”
我跟在师傅身边,仔细看、认真听、不厌其烦地记,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,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了一页。而所记录的还只是日常工作的“冰山一角”,真正的考验在实践中。
“列队!双手抱头!”第一次对罪犯搜身,有点手足无措。“背诵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第13条!”第一次抽查罪犯行为规范,声音还有点结巴。虽然已经是老司机,但第一次手握监内巡逻车方向盘,手心却微微出汗。分组押解、清点人数、指挥调度、犯情交接……我反复提醒自己每一个步骤和需要注意的细节,不敢有丝毫的松懈、怠慢。正是在一次次的学习与实践中,那些一度陌生的词汇,渐渐成了“老熟人”。
终于,在龚平队长的一次“随堂测验”中,我条件反射般准确无误地答了上来。看着他脸上欣慰的笑容,一股自豪感与成就感在心中油然而生。这或许就是老队员口中的“肌肉记忆”吧!虽然口罩下的脸庞或许还夹杂着一些青涩与紧张,但我的目光却愈发坚定了。
突如其来的紧张感
监狱改扩建工程正处于关键阶段,施工点多、线长、面广。为了确保安全,监狱给特警队的任务栏里添上了施工值守这一项,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许多难度。
深夜的施工现场,除了黄土,就是荒芜,显得杂乱无章。周围静寂无声,正在值守的我和同事瞪大眼睛、张开耳朵,去搜寻那可能会有的不同寻常。突然,凄厉的警报声响起,我吓了一跳,疲惫感被瞬间驱散,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。警情就是发令枪,时间就是生命线。我和同事快速分工,一人前往报警处巡逻查明原因,一人进行警戒,并与“大部队”取得联系。待队长到达现场后,再次全面排查确认情况正常后,才放下心来。直到这时,我才发现,尽管天气微凉,但身上的警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汗湿……
第二天一早,施工现场尘土漫天,挖掘机器轰隆作响,我可以交班了,但我们的值守任务还将继续。守卫监狱安全,这是我们的职责,一刻也不能放松。提早到来的倦怠感
新鲜感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
碎片化的睡眠时间,接二连三的出警呼叫,日复一日的应急处突……逐步蚕食着初到时的新鲜感。身体上的疲惫和精神上的困倦,渐渐开始表露在脸上,特别是对我这种“新口子”而言。
“一天两天的工作,一个普通人靠着新鲜感可以勉强维持下来,但是要长久坚持下去,靠的是责任感、使命感和目标感。”队长龚平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,拍了拍我们的肩膀,语重心长地说。
我主动找队里的前辈交流,找寻他们面对枯燥的工作、繁琐的事务却甘之如饴,还能练就查一遍罪犯的日记就能了解罪犯的思想动态、找罪犯谈一次话就能安抚他们的情绪等等“神技”的原因。前辈们没有藏着掖着,不但正面传授技艺,甚至连自己做过的糗事也大方告诉我,权当反面教材。渐渐地,我那颗躁动的心平静了下来。我想,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传承吧。
某天夜晚,结束巡查已是深夜12点。站在教学大楼下,我和同事不约而同望着月亮发呆,都不说话,只是看着,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。
“不会过年也要我们执勤吧?”
“那可说不准,服从命令听指挥!”
“不管了不管了,今天先睡个好觉吧!”
我们笑着,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,嘴上是说着不管了,可当任务真的来临,哪个特警队员不是冲在最前面的呢?
“喂!这么好看的月亮,不发个朋友圈可惜了!”
不经意的一句话,让现场一度陷入尴尬。面面相觑后大家却默契般笑了起来,监内执勤哪来的手机。
“特警队!特警队!”
“特警队收到!”
......
(德山监狱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