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,省监狱管理局立足“为基层解难题”,依据试点成功经验,推进现场执法标准化建设,为全面规范警察执法、保障监狱安全、深化队伍“四化”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。
直面执法痛点勇挑破冰重担
近年来,监狱在押罪犯构成日益复杂、狱内改造与抗改造斗争有所增加,对监狱警察执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面对新形势,全国监狱系统却尚未出台统一的现场执法规范细则,警察现场执法“如履薄冰”,不敢管、不会管的现象时有发生。
为了改变这个现状,省监狱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,立足监狱实际,联合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,在省网岭监狱试点开展监狱警察现场执法标准化建设,推出《警务实战技能达标标准》《现场执法规范化指引》和《监狱常见警情处置执法手册》三项成果。
开展执法现场标准化建设,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监狱警察警务实战技能训练与执法实际需求脱节、警务技能标准缺失导致警训效果不佳、现场执法制度保障不够导致执法风险增高等问题,促进警训效果最优化,有效提升警察现场执法能力。
立足实用管用铺开实战训练
依托三项成果,省监狱管理局不断开展实战训练,着力提升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在全省监狱选拔30名警察进行脱产培训,考核合格后分派到各单位担任兼职教官,确保训练标准统一。在全省监狱开展监狱警察实战大练兵活动,以集训和实战演练等形式,推动执法标准在基层最大化延伸,达到人人熟练掌握的效果。在常态化训练的基础上,每年进行统一考核验收,对不达标警察进行补训补测,考核结果记入档案作为绩效考核、评先评优、晋职晋级的依据。同时,将训练纳入新警入职必训内容,保证1天理论和1周的警情处置及技能达标训练,切实提升新警法治思维,帮助新警掌握必备的执法技能。
坚持结果导向训练效果显现
据了解,通过常态长效的培训和训练,在处置罪犯抗拒改造、消极抵抗、扰乱监管秩序等事件时,警察快速反应、预判评估、协作配合、控制局面、及时处结的能力显著提升,处置流程、措施更加规范,执法现场标准化建设工作成效初显。
现场执法标准化工作实施以来,得到了全国监狱同行的广泛关注。甘肃、云南、湖北等省警官院校先后来湘进行交流学习。今年7月,湖南课题组教官受邀赴甘肃省监狱管理局为新录用的180名新警进行执法现场标准化培训,受到高度评价。省监狱管理局将及时总结经验做法,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,为推动建立全国监狱统一规范的执法现场标准提供湖南经验。
(局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)